详细内容
斑点叉尾鮰(学名:Ictalurus punctatus)是鮰科、真鮰属鱼类。属大型鱼类,个体可达20千克以上,体型较长,前部较宽肥,后部较细长,头部较长。口亚端位,头部上下颚具深灰色触须4对,长短各异,以口角须长,鼻须短、眼较小,侧中位,鳃孔较大,鳃膜不连颊部。体表光滑,侧线完全,体两侧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,腹部乳白色或银白色,幼鱼体之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黑色斑点,成色的斑点则逐渐变得不明显或消失。背鳍1个,基底短,鳍棘1根,其后缘呈锯齿状,鳍条6-7根;胸鳍有1根锯齿状硬棘和8-9根鳍条;腹鳍于腹位,鳍条8-9根;臀鳍基部较长,鳍条24-29根;尾鳍分叉深;背鳍后有一脂鳍。
斑点叉尾鮰原属肉食性鱼类,经过驯化的斑点叉尾鮰可以以植物性饲料为食,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底栖生物、水生昆虫、浮游动物、有机碎屑及植物种子和小杂鱼等;通常在底部觅食,通过触觉和嗅觉检测食物。海峡鲶的眼睛比其他种类的鲶鱼的眼睛要大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视觉摄食。它们从日落一直活跃到午夜。当水位上升时,它们活跃。冬天他们很少进食。幼鱼主要依靠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幼虫。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,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。摄食特点为日夜均摄食,以底层摄食为主,且具有集群摄食的习性,但在幼鱼阶段也常到水面摄食。
人工孵化
孵化条件:孵化用水需水质清新、无污染的流水,水温为20-30℃,适23-25℃,水体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/升以上,pH6.5-8.0。
人工孵化方法:收集的卵块经浓度为3毫克/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-15秒,放置在框眼为0.5-1厘米的孵化框中,悬挂在孵化水槽中,水槽尺寸为2.1米×0.7米×0.4米,溢流口离槽底0.3米。一个孵化水槽可悬挂8-10个孵化框,一个孵化框可放两个卵块,过大的卵块需分成小块,以免中间受精卵缺氧窒息死亡。孵化水槽一端进水,另一端出水,出水口高度控制水槽水位,需在出水口用网罩防止孵化的鱼苗随水流走,孵化水槽流量不能低于15升/分。水槽上方设有一根转动轴,轴上有S形桨板,桨板长度以轴在转动时深入槽内50-70%为宜,孵化框放置在S形桨板两边并固定,转动轴连接的电机转动频率为30转/分为宜。孵化期间可适当翻动卵块,并注意剔除死卵。经过约1周的孵化,孵出的卵黄苗会自然地沉落在孵化水槽的槽底,且成团。以槽内四个拐角处多,鱼苗出池可用虹吸法吸出。
养殖方式
这里介绍池塘养殖方法:池塘养殖分主养和混养两种。主养时斑点叉尾鮰放养密度为每亩600-800尾,搭配放养鲢鱼、鳙鱼200-300尾;混养时每亩放养斑点叉尾鮰300-400尾。